《台北美食》陽明山。食養文化山房(環境篇) 趕上末班車!(已搬遷)
記得第一次知道食養山房,是很久以前收到公司同事轉寄的信件而發現的,記憶中每一張照片的呈現,是一處寧靜清幽的環境,是雅緻、緩慢的氛圍,餐廳採用預約制,不接受臨時來訪的賓客,據說就是為了維護這個美麗的用餐環境,不讓過多的遊客干擾了這裡氣氛。
這一次泰咪將自己的生日選擇在這裡渡過,雖說是刻意的安排,實際上也算是陰錯陽差,原本是計劃在更早的某個節日要前往的,上食養山房的官方網站說用餐請至少於兩星期前預先訂位,算了算自己想前往的日子,就這麼剛好差不多是兩個多星期前,於是立刻撥打電話去訂位,沒想到得到的答案令人錯愕,竟然又…客滿了。
為什麼我的標題會寫著:趕上末班車呢!其實是因為位於陽明山的食養山房已經在2009年的11月底搬遷到汐止的山上了,所以我們造訪的時間算是食養山房在陽明山上的"最後一段時間",雖然已經是一個快要畫下休止符的地方,不過泰咪還是很慶幸能夠在食養山房搬到汐止之前來這個地方用餐,像是送舊一般的感覺,這樣也表示還有機會可以到汐止"迎新"
食養山房這個地方最早也不是食養山房,而是松園,餐廳外的公車站名還叫「松園站」呢!後來松園關閉後由食養山房承接,大門口那一塊大理石製的松園招牌也都沒有作更動,不知道經營也有一段時間的食養山房是什麼樣的原因要搬到汐止山上? 是那裡比這裡更漂亮嗎?
餐廳的服務人員在造訪前兩天打電話作確認,心裡想著:哇噢~都隔兩個月了妳還記得啊???呵~ 在電話中確定會前往,並且告知服務人員我們兩個人不習慣吃生食,在菜色上可否稍稍做一點調整,服務人員也都同意囉!
抵達當天,大門口有服務人員指引停車的方向,停好車後再經由口頭的路線引導入內,走過這條小路以後要繼續往前直行…看到蓮花池,必須經過拱橋,下橋之後沿著石板路走,之後右轉……(天啊~會不會太遠了點)
穿過樹木林立的小徑,接著就是一片開闊的綠色世界,原來餐廳的佔地廣大,很快就看到我們必須走過的拱橋。
食養山房用餐分成了好幾個區域,也難怪必須安排服務人員在大門口當解說員了,像照片中的,我想應該就是當初網路上看到照片的那排建築,而第一張照片也就是這一排建築的入口處,這個區域應該也是園區中佔地最廣,座位數最多的,不過我們用餐的地方不在這裡,而是必須再繼續前進。
餐廳旁的擺設。
一路上到處都有石雕,這一尊是天人合一的彌樂佛像。
有石雕的藝術品,也有石頭桌椅的休息區。
經過服務人員說的蓮花池了。
是美麗的睡蓮。
我們用餐的地方叫禪院,聽起來就很有禪意。
穿越小橋走過石板路再轉個彎,總算看到我們要用餐的地方了,是很有日本風味的建築。
正門口舖滿了灰色的碎石子,幾扇門前有大塊的石板,是讓客人踩在石板上方便脫鞋子用的,因為入內必須脫鞋。
這是用完餐時補拍的,剛抵達時人比較多,不方便拍照,其實餐廳的服務人員是會在門口等候迎接的喔!
餐廳內是日式塌塌米的設計,所以必須脫掉鞋子,整個環境感覺真的很舒服,和台中的又見一炊煙有些神似,不過不同的是,大概因為是假日的關係,記憶中照片裡那份幽靜的氣氛在我們造訪的那天是蕩然無存,簡直跟菜市場沒什麼兩樣,還有缺乏管教的小孩在餐廳內奔跑和尖叫,每次都要服務人員的制止,媽媽才姍姍來遲的把小孩帶回位子
一直到午餐用膳的人潮逐漸離去,餐廳也才漸漸恢復寧靜…..
剛入座時的泰咪有些失望這裡的氣氛,哎~實在不應該在假日來的,因為太熱鬧的氣氛根本不符合這裡,好浪費這裡的環境,誰叫生日偏偏就是在假日啊~
不過還好我們待得比較晚,所以有享受到很短暫的一段寧靜時光,很多照片也都是在這段時間補拍的。
不知道食養山房在汐止的新居是不是也這麼美麗? 我覺得這裡真的也是一個就算下雨也不覺得掃興的地方,因為下雨也很有氣氛。
造訪的這天天氣很好,不過陽明山上小冷,雖然天氣晴朗,卻沒有人坐在戶外。
桌上的餐具在賓客到訪前就已先擺放整齊,就等待貴客入座。
轉角處。
轉個方向又是另一個風景。
坐在這裡,被大片的綠意圍繞。
客人離席後,收掉杯碗瓢盆,換上這樣的裝飾擺設,很細膩的做法。
我們坐的位子為了和一旁的走道稍微有點區隔,所以有這一個置物架,架上的臘燭還緩緩的燃燒著~
右下角就是我們當天的位子,也許是只有兩個人,所以被安排在這個角落~沒有機會坐到大方桌,角落這個高椅子的小方桌也不錯,沒有鄰桌打擾的獨立感。
關於那天的食記部份怕擠在同一篇又會被無名亂砍,就待下篇(食物篇)再分享囉^^
延伸閱讀:食養文化山房(食物篇)
食養山房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01巷160號
電話:(02)2852-0158
官網:http://www.shi-yang.com/
(陽明山食養山房確認於2009/12/7結束營業,搬遷至汐止山上)
食養山房(汐止新居)
地址:台北縣汐止市汐萬路3段350巷7號
電話:(02)2646-2266
官網:http://www.shi-yang.com/
天天開心